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41号)要求,经总结梳理各地在深化整合、优化服务、创新监管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形成《部分地方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典型做法》(以下简称《典型做法》)。
《典型做法》囊括了11个省市的先进举措,包含:江苏省深化公共资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创新,推动“不见面”交易,实现交易服务“不打烊”;安徽省芜湖市创新智慧监管,“靶向”打击围串标行为,有效净化交易环境;大连市创新应用保证金电子保函系统,节约企业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四、福建省研发移动电子签名(CA)系统,助力“一网办、不见面”交易;河北省创新电子档案管理,打通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最后一公里;广州市发掘区块链技术,着力构建高效便捷、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重庆市创新应用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为公共资源交易赋能、服务提质、监管提效;江西省率先将林权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全国开展林权交易、出台林权交易数据规范提供了样板、探索了经验;上海市建设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数据交换平台,促进全国药品信息系统共建共享,实现药品采购、流通和使用全流程监管;山东省潍坊市让农村产权规范流转、阳光交易,实现农村产权资源要素高效、合理、顺畅配置;云南省昆明市以智慧监管打造公平竞争的招标投标环境。
比如,《典型做法》列举了安徽省芜湖市通过新技术、新机制相结合,以大数据分析为技术主线,构建“芜瑕·串通投标犯罪研判模型”,实现对围串标行为的智慧化监管,并通过建立分级分类、部门协同机制和制度体系,“靶向”打击围串标行为,有效净化本地区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其主要成效,包含对2016年以来全市范围内6848项公开招标采购项目开展集中筛查,包括房建市政类项目406项、水利类项目155项、交通类项目174项、政府采购项目6113项。筛查出风险指数高于60分的围串标预警线索共计557项,其中风险指数高于80分的围串标预警线索17项。截至2019年底,市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41起串通投标案件,采取强制措施104人,移送检察机关公诉20起,起诉犯罪嫌疑人61人。
附《典型做法》下载链接: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012/P020201223381034142641.pdf
我要合作(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